建站系统

走近“名师在线” |东北育才学校:名师在线,让学生与幸福教育相遇

2023年,沈阳市教育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全新升级“名师在线”公益活动,东北育才学校积极部署落实,组建八年级数学、物理名师团队,打造精品学科课程,充分依托活动平台,让全市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与幸福教育相遇。

打造精品公益课堂 促进团队深研精修

为了给全市的中学生呈现一节优质课,教师团队紧紧围绕“新课标”,以“大概念-大单元-问思辨教学模型”为模式,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名师在线”的课堂教学。授课教师把课程改革作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打磨每一节“名师在线”公益课堂时,教师团队都在原有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整合并深挖优质教育资源,秉持“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集团队智慧深研精修,让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内收获更多学习技巧与方法。

每一节直播课都经历一次“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研修过程,授课准备中,教师会将新课标理念凝练升华,经过自我初备课、联合共备课、研讨集备课、线上先预讲、团队齐评课五个阶段,最终在打磨中变成“精品课”,将教学设计与学案设计高度融合,呈现出最高效的课堂。在实践、交流、反思中,教师不断获得个人专业成长,团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渐转化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团队。

东北育才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徐秋慧老师带领数学教师团队,汇总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五种典型的分类讨论问题,例练结合,通过三次知识梳理让学生逐步建构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过变式训练逐阶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并实现方法内化;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全面认识。

图片

“名师在线”公益课堂搭建了大教育的协作平台,是推动“双减”落实落地有效途径,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同时也让学校教师团队的科研力量蓬勃发展。

图片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每期课程开始之前,就有很多学生守候在屏幕之后,等待沈阳市名师的精彩亮相。因为直播课的授课内容为与学校教学进度同步,能有效地对课上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深化。很多家长说,通过经过几次“名师在线”课的学习和参与,发现孩子的思维建构能力相比过去越来越强了。尤其每个学科的老师们都会在课前下发学案引导孩子做预习,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点播、启发孩子,课后又预设提升训练。老师们精心选择典型习题,条理分明、层次清晰,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也越来越好。

东北育才学校物理学科授课教师李冬云在课后反思中说:“教研组反复看教材、翻课标,力求设计上创新,形式上多样,结构上严谨,内容上实用。在典型例题内容的选择上围绕新课标精神,体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科技的联系。内容上融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突出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兼顾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图片

依托“名师在线”活动 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沈阳市教育局通过持续推出“名师在线”公益课堂,丰富了课后服务的手段和渠道,做到了课堂到课后的有效衔接,为全市初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后服务选择。东北育才学校初二1班的刘帅霖同学每周都会观看“名师在线”公益课程,他在交流时说:“我们的周末作业一直实行弹性作业,有老师精心筛选的必做作业,也有适合同学们个性发展的选做作业,这样,我们参与周末“名师在线”公益课程的学习就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继周一至周五的学校课后服务之后对我们周末课后服务的有益补充。通过在线学习,观看名师课程,拓宽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而且,对于没有弄懂的知识,我们还可以看课程的回放,以便随时学、反复学。”

在积极创新公益活动的同时,东北育才学校着力探索如何延展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构建起以“彰显对生命的尊重”为核心的课后服务模式。创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多元选修课程,开展社团活动课程,特别是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及德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的挖掘。而“名师在线”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充实课后服务的同时,也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需求。

图片

图片

充分依托“名师在线”公益活动,东北育才学校的教师挺膺担当,驰骋教育奋斗路;借助“双减”政策推进,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体会到“幸福教育”的真谛。

(供稿: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东北育才学校)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