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系统

如何更好地学习IB课程 IB课程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IB课程的学习和申请大学

一、如何更好地学好IB课程,IB课程学习攻略总结:

1) 每学完一章自己梳理本章的知识脉络,总是从框架高度来把握知识。比如,经济学微观部分分为*节;每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demand and supply里面有几个关键知识点等。

自己一定做个基本的知识梳理。这样不但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负担,反倒把以前零零散散的东西都归置的整整齐齐,不容易忘记,而且知道是如何来,如何去的。

学生把以前学习的零散的东西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界过渡到“见到森林”的俯瞰高度。

知识点掌握了,就需要实战演习了。怎么演戏,做题呗!

2) 找出题目的异同点。

这个时候已经是涉及到考试了,为了用最有效率的手段拿高分。建议每个学生自己建立一个错题本!

让孩子自己建立一个错题本,错题库,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坚持下去就不容易了,这个是需要有毅力的。

---为什么建立错题本?错过一次的,你还想再错第二次,第三次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怎么使用错题本?把每次错的题目归类放到一个位置,这个本子最好是活页的。比如·

·9月的数学考试我错了2个题,一个是probability,一个是series,我就把这两个题抄下来,把答案写下来(只写答案,步骤不要写了),反复做几次,找到你为什么错。

·10月的数学考试在probability方面,我又错了,我就把这两个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相似之处是什么?差异之处在哪儿?这个题该怎么解?

·11月的数学考试,如果你的probability还错,你把这三个题进行对比分析,找相似和差异之处。据我们的经验,3次之后你再次出错的概率是不到1%

3) 知识点有体系了,习题也练习过了,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了。这个时候,学生就进入了“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角度。详细描述下,何时算是进入了这种境界:

----看到一个题,甚至再难的题,几秒钟之内,一定能准确判断出它是哪章,哪节的内容,考的是哪个知识点;

----如果是选择题,能迅速用口算或简单笔算,在1分钟内搞定;

----如果是大题,需要几步能出结果,脑子里应该有个大概判断。

如果你已经到达了此种境界,恭喜您!您的IB考试肯定能靠7分了!


二、IB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梳理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语言障碍。小编听到过很多次这样的话:“如果这道题是中文的,我肯定不会做错!”是的,如果是我们熟悉的语言,那么IB数学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会显得简单许多。但是,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所以对于已经或将要选择IB课程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先克服语言的障碍,例如认真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第二,思想准备不足。很多中国学生会听信这样的传闻:国外的数学很简单的,高中只教我们初二的知识。是的,国外很多课程的数学都很简单。但IB数学在国外属于精英课程,只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修读,可见它的难度是很大的。希望学生和家长能认清形势,提高重视度,尤其在大家认为是中国优势学科的数学上,不要想当然的存在轻敌思想。

  第三,思维方式和能力问题。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肯定不同。在数学上,就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不同,内容顺序不同、解题技巧思路不同、研究方式方法不同,以及探索性思维能力不同。所以,中国学生需要转变固有思维方式,要培养开放性和探索性思维。

  串联知识撰写经济论文有难度

  IB经济学是IB第三组学科中的一门。它与同类目中的经济课最直观的差别就是除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它还包含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并且,IB没有单独的微观或宏观经济学考试,所有四方面的内容都会在最后的大考中涉及。

  然而,即使是将来想攻读经济学的学生,高中阶段的经济学课也并非必需。IB经济学涉及的是之前提到过的四个领域内最基础的知识,学术难度并不高,留待进入大学后再学习也并无不可。因此,在选择第三组内的课程时,大可以按照兴趣和难易程度来选择。

  尽管绝对难度不大,IB经济学仍然有让中国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地方。首先,很多中国学生在对待文科时都有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旦遇到IB经济学就很难奏效了,因为IB经济学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组成自己的观点。同时,由于IB经济学的考试以写文章为主,如若学生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在考试时就会吃大亏。

  考试需自行设计化学实验

  IB化学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涵盖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化学基本原理,以高阶学科为例,范围以及难度均大大超过国外普通高中课程的要求。学生通过对理论部分的学习来掌握并体会如何运用微观、普遍的理论去解释一些宏观、具体的现象。

  同时,IB化学非常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不是一味追求正确答案。在实践部分,学生需要完成大量实验并一一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并非做做课本上列出的简单的重复性质的实验就行了,而是必须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来确定变量、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后,还需认真处理数据,评价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才算完成。

  在实验的评价中,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严谨地设计实验及处理数据,合理地分析误差。这些均会影响到学生最后的成绩。细致严谨、注重过程也正是IB与其他国际课程的不同之处。

  物理课程更注重与生活的关联

  与上海本地教材侧重经典物理的力学和电磁学不同,IB物理更注重当前物理学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例如能源和全球气候变化、电子技术、粒子物理等。对于那些平时善于观察思考而计算分析偏弱的学生来讲,IB物理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更能发挥他们的优势。

  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IB物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科学的探究者,而不是一味寻求正确答案。以课程进展为例,它需要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拟定初步计划、查找文献资料、修改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选择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读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反思研究过程。这一探究过程,以实验设计、操作、数据记录、分析为核心,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学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IB课程系统学习为期两年,国外高校之所以看重此类课程,其实是看重经过这种训练的孩子将在语言和思维模式方面顺利衔接国外大学。


三、IB课程的学习和申请大学

IB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是语言基础扎实,平时成绩很棒,Essay/实验报告有条理。

语言问题是IB课程的第一要点,IB考试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英文能力,不仅是语言考试的要求,更是各项平时作业和ESSAY取得高分的必备要求;

平时成绩的要求是国际学校学生申请大学的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中学学习情况的重要反映,夯实基础最重要,每一次考试都对你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各种实验报告,ESSAY以及IA也让这群青春期的学生头晕目眩,不能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的话,很难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文章。

很多家长反映学生选择了IB,相当于选了一条不归路。的确,读IB的学生实在是比较辛苦,尤其是DP2的大量作业,如果学生选择了美国留学,还要应付SAT、TOEFL甚至于有些学生还要参加AP的考试都会分散大量的学习精力,平时的每次测验都会影响最后的GPA,当然最后的IB大考成绩一方面决定你是否取得大学门槛的最终绿卡,另一方面也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美国大学的申请,尤其是您的目标如果定位在常青藤的大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艰苦奋斗吧!其实并不是摆脱了高考独木桥就可以摆脱枯燥的高中生活,IB的学生需要有更强的能力来适应高中生活,这不仅包括了普通高中生那种面对铺天盖地作业的毅力,还要有独立自主的本领,不仅是我应该怎么做的层次,更包括我要去做什么的精神!

以上就是IB课程的学习和申请大学的情况介绍。同学们在学习IB课程时,一定要打好语言基础,为申请到好学校而努力。


相关主题

评论

回复

Vaptcha启动中...